![]() |
|
|
按张载名言名句搜索的搜索结果 |
若心但能弘大,不谨敬则不立 若心但能弘大,不谨敬则不立;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,则入于隘,须宽而敬。 人若志趣不远,心不在焉 人若志趣不远,心不在焉,虽学无成。 人多言安于贫贱,其实只是计穷力屈 人多言安于贫贱,其实只是计穷力屈,才短不能营画耳,若稍动得,恐未肯安之。 古之小儿,便能敬事长者 古之小儿,便能敬事长者,与之提携,则两手奉长者之手,问之,掩口而对。盖稍不敬事,便不忠信,故教小儿,且先安详恭敬。 形而后而有气质之性,善反之 形而后而有气质之性,善反之,则天地之性存焉。 盖稍不敬事,便不忠信 盖稍不敬事,便不忠信,故教小儿,且先安详恭敬。 有志于学者,更不论气之美恶 有志于学者,更不论气之美恶,只看志如何!匹夫不可夺志也,惟患者不能坚勇。 蒙以养正,使蒙者不失其正 蒙以养正,使蒙者不失其正,教人者之功也。 学者欲其进,须钦其事 学者欲其进,须钦其事,钦其事则有立!有立则有成;未有不钦而能立;不立则安可望有成! 有急求义理复不得,于闲暇有时得 有急求义理复不得,于闲暇有时得。益意乐则易见,急而不乐则失之矣。 此非可以聪明思虑,力所能致也 此非可以聪明思虑,力所能致也。然而得博学于文,以求义理。 人之好强者,以其所知可也 人之好强者,以其所知可也。所知多则不自强满。学然后知不足;有若无,实若虚,此颜于之所以进也。 圣人未尝有知,由问乃有知 圣人未尝有知,由问乃有知。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,愈于不知矣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,愈于不知矣,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。 人谓已有知,由耳目受也 人谓已有知,由耳目受也。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,以为太柔太弱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,以为太柔太弱。 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,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 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,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,当识其要,总其大体,一言而乃尽尔。 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,以求新意 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,以求新意,心中苟有所闻,即命名札记,不思则还塞之矣?更须和朋友之助。 百货亦有全不售时,官则出钱以留之 百货亦有全不售时,官则出钱以留之,亦有不可买时,官则出而卖之,官亦不失取利,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。 大中,天地之道也 大中,天地之道也;得大中,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。 道要平旷中求其是,虚中求出实 道要平旷中求其是,虚中求出实,而又博之以文,则弥坚转诚。 拂去旧日所为,使动作皆礼 拂去旧日所为,使动作皆礼,则气质全好。 于无疑处有疑,方是进矣 于无疑处有疑,方是进矣。 在可疑而不疑者,不曾学 在可疑而不疑者,不曾学。学则须疑。譬之行道者,将之南山,须问道路之出。自若安坐,则何尝有疑? 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,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,盖诚非礼无以见也。 天资美不足为功,惟矫恶为善 天资美不足为功,惟矫恶为善,矫惰为勤,方是为功。 学者行礼时,人不过以为迂 学者行礼时,人不过以为迂。彼以为迂,在我乃是径捷,此则从吾所好。 今人为学,如登山麓 今人为学,如登山麓,方其迤俪之时,莫不阔步大走,及到峭岭之处便止,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。 教之而不受,虽强告之无益 教之而不受,虽强告之无益。譬之以水投石,必不纳也,今夫石田虽水润沃,其干可立待者,以其不纳故也。 心苟不忘,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 心苟不忘,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,莫非道也,心若忘之,则终身由之,只是俗事。 共 1000 个站点,每页 30 个, 分页:[1] 2 [3] [4] [5] [6] next |
Copyright (c) 2024 aixyy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