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按学诚法师禅语50句搜索的搜索结果 |
既要包容对方,也无需为他人的眼光所束缚 既要包容对方,也无需为他人的眼光所束缚。无论对外的排斥还是对己的逼迫,都是执著。 从另一方面而言,别人的发心如何 从另一方面而言,别人的发心如何,自己并不知道,一个人的意见看法只代表了自己的心理状态。临事须替别人想,论人先将自己想,总是去观察批评他人,不如从自己出发,自省自勉、身体力行,多做一些对大众有益的事。 心灵的成长是指能够勇敢面对自己过不去的坎,在一切境界中能以善意去面对 心灵的成长是指能够勇敢面对自己过不去的坎,在一切境界中能以善意去面对,而不是为自己的不作为、不守规矩、逃避境界找借口。 人的心是很强大的,从负面去想 人的心是很强大的,从负面去想,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力量,如嗔恨、自卑、痛苦;但若能从正面去想,也能产生很大的建设性力量,如谦虚、好学、感恩。凭恃自己的长处而骄慢或执著自己的不足而压抑,都是着相,都会带来烦恼。接受自己,努力成长。 对自己每时每刻都不满意,还是以自我为中心 对自己每时每刻都不满意,还是以自我为中心,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我执。放松下来,不要让焦虑和痛苦的回忆像一个盖子一样把自己扣住了,去对别人微笑,用心去关怀、照顾他人,承担一份责任,为了帮助他人而成长自己,不去求爱,爱自然会回到心中。 众生平等,是在本性上平等 众生平等,是在本性上平等,众生皆有佛性;而不是在缘起上相等,缘起相是千差万别的。譬如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但刚出生的小婴儿只能吃乳汁,不能吃固体食物;大一点的孩子能吃点米糊,决不能强求相同。将人分为婴儿、幼儿、青年、中年、老人,是不平等吗? 世俗谛和胜义谛是一,不是二 世俗谛和胜义谛是一,不是二,只是从不同的角度,在不同的范畴内来看待。简单来说,世俗谛是谈有的,胜义谛是谈空的,我们学习的时候,对于因果、三宝、善法,要坚信其有,努力追寻;对自己的烦恼、执著,要思维其空,坦然放下。 人越受苦之时,寻求救护的心便越恳切 人越受苦之时,寻求救护的心便越恳切、真诚,此时的祈求也最为灵验,这便是皈依的真正内涵。 对修行者而言,祈求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对修行者而言,祈求是非常重要的功课。祈求,就是把自己内心的善愿向佛菩萨报告,这是培养向上仰望的心、皈依心,是打开自心向佛菩萨的通道。 有人以为放下我了,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人以为放下我了,就什么都没有了,人就失去了灵魂,如同机器或木石,甚至有人听到无我就会害怕,这是极大的误解。其实,放下我不仅不是损失,反而是更彻底、更圆满的拥有,如同打破了沉重的桎梏,获得了无比的自在与轻松。无我,才能有大爱,有无尽的力量。 包容还是委屈,不是外在行为上的区别 包容还是委屈,不是外在行为上的区别,而是自己内心的状态。心里超越了,放下了,就是宽广、包容;心里一直在计较、反抗,而外表却隐忍不发,就会觉得委屈受伤。 越是计较个人得失,把自己的利益看得越重 越是计较个人得失,把自己的利益看得越重,就越是会感到委屈,如果人与人相处时都这样做,最终会拖累所有人的幸福,也包括自己的;反过来,若人人都为他人着想,肯放下自己去利益他人,大家都会得到快乐。懂得了这个道理,就不会用对立、争夺之心与人相处,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。 恶尽言功,善满曰德 恶尽言功,善满曰德,功德的本意是内心的慈悲与智慧,所以修行人要努力追求功德。现在功德一词涵义已经被异化、俗化,在很多人心目中跟物质利益差不多,本身是一个误解。 我们努力生活,修行 我们努力生活、修行,都是为了离苦得乐。但是世间所认识的苦乐,与佛法所认识的苦乐完全不同。 :如果自己不世俗,视野很广阔 :如果自己不世俗、视野很广阔,一定会对各种不同的存在怀着包容和理解,对每一个生命怀着善意和柔软。 因感果还需要缘,如果把缘拿掉 因感果还需要缘,如果把缘拿掉,因就无法感果。 谁的人生不曾遭遇过逆境呢 谁的人生不曾遭遇过逆境呢?关键看自己怎么去面对。心理脆弱的人,逆境就是绊脚石,乃至堵死了人生的道路;心理强大的人,逆境则是垫脚石,乃至步步组成了人生向上的阶梯。所以逆境不可怕,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太弱小。 佛法要弟子远离悔箭入心,这是执著 佛法要弟子远离悔箭入心,这是执著,执着于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而走不出来,一味否定自己,丧失希望和力量;如理的忏悔是放下,看到了过失,决心改正它,把自己从恶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。反省过失不是为了打击自己,而是为了更好向前。 在外境上想象,无论顺逆都是妄想;佛法所谈的是观心 在外境上想象,无论顺逆都是妄想;佛法所谈的是观心、转心,面对每一个境界时,把握这颗心的善恶。 :佛法说的无我,并不是空无之意 :佛法说的无我,并不是空无之意,而是没有一个天生如此、浑然一体、绝对不变的我。轮回的是一个相似相续的神识,众生执著此为一个不变的我。 放下不是一个行为,是一种心态 放下不是一个行为,是一种心态。远离境界不是真正的放下,当面对境界时内心仍旧平静,才是真正的放下。 佛是彻底圆满觉悟的人,菩萨是发心成佛的人 佛是彻底圆满觉悟的人,菩萨是发心成佛的人,自己喜欢那尊佛菩萨,就可以向哪尊佛菩萨祈愿。如理的祈愿,就如同想到自己的榜样,能有力量、有方向、有希望。 学佛是一个改变的开始,不要急求果报 学佛是一个改变的开始,不要急求果报。这颗心,需要慢慢、慢慢、慢慢去熏习才能改变,就像一棵小树必须要经历数十年寒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,无法速成。坚持去三宝地、亲近师法友团体。生命由业果决定,不是由情绪决定。 不懂得道理的行为是无力的、不能长久的 不懂得道理的行为是无力的、不能长久的。见如目,行如足,以见导行,知见上清楚了,心理建设做好了,然后去行动,这样的行为才是理智、坚定、坦然的,否则会走得很辛苦、犹豫,容易放弃。所以人不能光有善念,更要有正念,正念就是知道为什么要行善,何为善,怎样行善。 佛法有三重境界,人天乘 佛法有三重境界:人天乘,声闻乘,佛乘,人间佛教不是仅仅停留在第一重境界的,而是趣向大乘行果的菩萨道,它重在现实人生的改善进步,并以此为基础进趣无上圆满的佛果。 如果没有菩提心,看到外在种种复杂沉重的境界 如果没有菩提心,看到外在种种复杂沉重的境界,肯定会承受不了,唯有靠真实的发心,才能转化这些境界。跟随师友的引导慢慢学习。 人不仅需要学习生活的知识,也需要接受觉悟的教育 人不仅需要学习生活的知识,也需要接受觉悟的教育,如果缺失这一部分,人类的生活绝对难以平衡。 人追求向上的动力,来自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佛性 人追求向上的动力,来自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佛性。离苦得乐、追寻光明,是每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命最本源的愿望,它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。然而,若缺乏正确的引导,人们在前进过程中很容易被各种境界所迷惑,向着外在去发展,错认了快乐之本,陷入迷局。 善,就是能给自己和他人的现在 善,就是能给自己和他人的现在、未来能带来乐果的行为。善良的发心,还要有智慧的辅助才能达成好的结果。 修行需要在具体的人和事上去用功, 去观察 修行需要在具体的人和事上去用功, 去观察,去作意。 共 1000 个站点,每页 30 个, 分页:1 [2] [3] [4] [5] next |
Copyright (c) 2024 aixyy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|